【暑期社会实践】数商兴农:以“数商”着墨,绘石泉之兴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从《“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在带动农村经济畅通循环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探寻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乡村发展状况,切实体会“数商兴农”政策为农业农村带来的变化,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数智兴村”发展战略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3年7月10日至7月15日在安康市石泉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
7月10日,实践队先在武汉汇合乘高铁到十堰,然后从十堰坐火车到达石泉,最后又坐上了大巴,清晨时分开启本次实践之旅,抵达目的地时已临近黄昏。颠簸一路终于歇脚,第一顿饭便感受到来自中池镇堰坪村村民满满的热情和真诚。
图为实践队在乘大巴前往堰坪村时的沿途景象
7月11日,声声鸡鸣破拂晓,实践队一大早整装待发,在领取了农村特有的遮阳装备——草帽后,就跟随武汉理工大学派驻堰坪村的第一书记刘小刚开始在堰坪村内进行调研走访。我们走访的第一站是堰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大致了解完各个机构职能后,刘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中池镇堰坪村的数字先驱——“数字乡村”智慧治理服务平台,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座连接数字和乡村治理的智慧桥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数字乡村建设落到实处及其必要性,刘书记更是提到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助力之下,农业农村农民都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脚步。
我们不禁感慨自脱贫以来石泉县一个村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认为这次实践之路更加意义深厚。
图为刘书记介绍“数字乡村”智慧治理服务平台
在与刘书记的交谈中了解完堰坪村的大体情况后,我们的调研走访之旅正式开始了。堰坪村地处川道,自然条件较好。走访的第二站,我们沿着乡间小路来到了中池镇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智慧农棚,了解到如红宝石、水晶之恋、天空翡翠等别具特色的水果种植品牌,第一次亲眼见识到未成熟的西瓜悬挂在蔓上,我才体会到每一颗尚小的果实都凝结着农人们的巨大心血。
继续行进,我们来到了武汉理工大学捐资建设的理泉桥,刘书记感慨到,自2022年6月大桥建成后,迎池河两岸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有效带动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理泉桥结束了堰坪村只有一座单行小桥连接外界的历史,让农产品销售和招商引资走上了快车道,为堰坪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直接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致富桥”、“连心桥”。实践队的指导老师段丽君告诉我们,2021年带队来社会实践时理泉桥还未建成,如今仅阔别两年,理泉桥已然屹立于石泉山水之间,将理工学子和石泉村民的心紧紧相连。
图为刘书记向实践队介绍理泉桥的历史
一路向前,我们来到了中池镇电商直播中心,参观了这个蓄势待发的助力农产品的工作室,现场观看直播带货农产品,认真聆听专业电商人士的讲解并积极提出关于农村电商行业现状的疑问和思考,在与真正有电商经验的从业者和乡镇企业家交流后收获颇丰,领悟了课本理论无法给予的宝贵知识和经验。
第二天,实践之旅稳步推进着,我们首先参观了以七彩花生、羊肚菌等为特色的五爱农场,然后又去到石泉县政务中心,在石泉县乡村振兴局中,我们与体恤民情的各位领导干部面对面交流有关“数商兴农”、“乡村振兴”的若干问题,深入了解石泉县的实际情况。当我坐在“乡村振兴”的办公室里思考电商如何助力乡镇企业、农业农产品,看着连桌上装水的纸杯上都印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顿觉此行意义重大,越发能体悟到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下一站我们来到陕西鎏金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石泉历史悠久的蚕桑产业,同时近距离欣赏蚕丝手工艺的魅力。从工厂的选茧、洗茧、缫丝到最后制成蚕丝产品,每一个流程都是精细活,这也是我第一次身处生产车间身临其境感受一件蚕丝制品的诞生,看着工人们娴熟利落的手法、默契的配合,再看看那些洁白如雪的蚕丝,那奇妙的轻盈触感让我感受到人民的智慧和自然的馈赠。
图为实践队参观蚕丝制品生产车间
在积极调研走访了多处后,实践队开始着手于7月14日的电商授课讲座。这次讲座主要面向石泉县政府、工商业界的相关人员以及广大爱好者,聚焦用数字、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传授直播技巧。作为本次授课小组的一员,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已经收集整理好授课所需要的PPT和资料,来到当地后又进行多次修改润色,希望这次授课能够真正结合和发挥我们经济学院的专业优势,竭尽力量为大家带来通俗易懂、方便适用的知识与技巧,赋能乡镇企业、促进数商助农。授课当天现场反响热烈,积极与讲课成员展开互动交流,让本次讲座发挥其作用,效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电商授课
随着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实践之旅也渐入尾声。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我,此行真正为实践之魅力所折服。带着“数智兴村”的目的来到陕西石泉,在酷暑烈日下实地走访,我意识到书本上的理论与案例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要想真正发掘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就必须亲身实践调查摸清楚情况;我体会到乡村振兴之路有无数能人志士集思广益贡献力量但仍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共克时艰;我领悟到数商兴农非一日之功,数字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五天的朝夕相处,更让我同实践队的队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在大街小巷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民情民意,我们在会议室共同备课复盘,此时我感受到团队力量的强大,石泉之旅使我收益颇丰,我们也在数商兴农的道路上为石泉贡献绵薄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石泉县城区商会楼下的合影
与石泉的初次邂逅便给我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很开心在这里看到数商兴农政策、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插上腾飞的翅膀。当前,数字乡村发展方兴未艾,正是石泉凝聚力量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本次实践之旅已接近尾声,但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同石泉人民一道以“数商”着墨,绘就有关石泉的振兴画卷!
通讯员:陈思瑶
摄影:徐文悦 陈思瑶 段丽君
供稿:“数智兴村”发展战略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段丽君
审核:乔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