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讲坛】李金华:经济学学术论文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9-04-09 08:57:00
 

44日上午,第235期“经济讲坛”在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坛邀请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金华教授。他报告的主题为“经济学学术论文的评价”。经济学院副院长喻平教授、院党委杨春副书记、赵玉林教授、彭定贇教授等多名教师,部分博士生、硕士研究生一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首先,李金华教授以七个问题引入学术论文的评价准则。他指出当今许多经济学家只关注模型的美观,而忽略了对真的追求,其学术论文也缺乏思想和观点。在此背景下,“黑板经济学”在学术界大行其道,导致经济学家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正如在“次贷危机”下,精通模型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也难以阻止危机的进一步深化。李金华教授提出经济学不是依靠数学模型的计算,而是应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此外,李金华教授从国内研究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研究事业脱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原因,号召大家多做具有家国情怀的研究,从而提出对国家经济发展切实有利的观点。

随后,李金华教授为大家阐述如何正确选题。第一,他认为选题应有准确的界定,题中不应出现意义不明之处。其次,李金华教授指出从题目中得出的结论应是能被量化测度,即具备可操作性。最后,作为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其中的发现或对策比方法更重要。

关于论文应具备的逻辑,李金华教授从学术论文的四大误区开始讲解。他提到,学术论文要求逻辑一致,每部分应各有重点,不应厚此薄彼,例如重视研究过程而不能轻视研究结论等。再者,正文应保持与主题的契合以及在文章的层次递进中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应充分显现。

对于期刊标准的评判,李金华教授认为其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期刊自身出错率是唯二的依据。二者也均能体现出学术期刊主编和编辑的个人素养。主编的大德、大学、大义,编辑的心正、心明、心静和匿名评审人公正审慎的学术修养,三者结合才能让有真材实料的文章得以发布。

在最后的交流提问环节,李金华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在同学提出的关于数据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权衡问题中,李金华教授回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可选择不同特征的数据。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应采用最新的数据;而对于方法类问题的研究可选取真实性更强的数据,但数据过于陈旧则应考虑选题的恰当性。李金华教授耐心地为在场的每一位提问的学生答疑解惑。本次讲座给同学们学术创作以新的启发。

(通讯员:唐舒琪)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