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桐:在路上寻找真问题!洪湖青年为英雄城市代言
近期,人民日报客户端平台转载报道了我院党员王梓桐事迹《在路上寻找真问题!洪湖青年为英雄城市代言》,全文如下。
“感谢你为洪湖文旅作出了宣传,专此信函,表达感谢及鼓励。”日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王梓桐同学收到一封来自家乡洪湖市文旅局的鼓励信。和这封信一起,他同时向极目新闻记者发来一好消息,“这是我第一个可以肆意呼吸和奔跑的春天!”大学三年,他的累计必修绩点和综合测评专业排名双第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而过去十多年,他又被重度鼻炎所困扰。去年秋天,王梓桐被推免至中国人民大学,记者相邀他给学弟学妹们“传经送宝”,但因需要就医看病一再推迟,“目前在手术与锻炼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畅快淋漓地接受采访了。”
结构化拆解大困难
“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微观经济学》课上,这是王梓桐印象最深的一句话。2020年9月,来自湖北洪湖的王梓桐考入武汉理工大学金融专业,入学初期,面对与高中不同的学习节奏、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与多层次的考核方式,“确实适应了很长时间,在第一学年末,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最大的困难就是鼻炎,呼吸不畅还时常流血,这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习惯性地感觉疲惫与情绪低落。”
王梓桐曾这样写道,“每当别人能够肆意奔跑而我要注意不能剧烈运动时,每当别人在花丛中开怀大笑而我需要一年四季戴上口罩远离尘埃时,每当别人能够专注学习而我需要不停洗鼻并每月去医院脱敏治疗时,我都会羡慕别人健康的躯体与充沛的精力,以及更重要的——毫无顾忌地青春时光。”
然而这位洪湖青年并未拿这样“合理的借口”放松要求,既然效率低,那就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他很能吃苦,这是最让人敬佩的。”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叶双龙介绍,王梓桐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图书馆中度过,买上面包便能够从早上待到晚上,思维集中时就学习,学累了就背书背单词,这样坚持了整整三年。“刚进校时,他比较内向,后来逐渐有了自信,也主动找老师们交流,并由此爱上了自己的专业,属于那种越努力越自信,越自信越成功的学生。”
就这样,王梓桐的成绩从专业第五逐步上升到了专业第一,54门课程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小米奖学金以及经济学院最高荣誉奖院长奖章“博学奖”,并最终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拆解,任何一项困难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分解无数个细小可执行的任务。”采访中,他多次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当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询问老师同学或者网上搜集别人回答的信息,而不是浪费时间纠结焦虑。他说:“任何问题和难题其实只要有踏出第一步的勇气,并坚持钻研和思考,最后都会逐步解决。”
由于受鼻炎困扰十多年,王梓桐坚持每天运动,培养了太极拳、慢跑等兴趣爱好,“我认为越是恐惧的,越需要努力去克服战胜。目前在手术与锻炼的结合下,我已经逐步克服了困扰了十多年的鼻炎和哮喘,我也终于能够摘下口罩肆意呼吸、肆意奔跑。”王梓桐笑着说。
在路上寻找真问题
“逆风翻盘的故事才更加动人心魄,淤泥长出的劲草才更显坚强,不到最后不放弃。”这是王梓桐的座右铭。作为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他的大学也可以说是走在路上的大学。
除了在创业类、社会实践类、商业调研类等各项竞赛担任负责人或者主创成员,王梓桐坚持把目光投向更广袤的田野。提到这些,他的话语充满气魄,“我认为科研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选题的确定与数据的获得。如何挖掘关系民生并具有社会价值的主题?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获取真实且有意义的数据?找出真问题,才能有真本事。”
记者看到,他前往家乡洪湖市黄丝村,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省重点基金课题《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研究》,并带领团队调研黄丝村光伏产业、“鱼莲共生”产业和垂钓园产业等经济形态,为预防乡镇居民收入“返贫”提出相关建议;他跟随团队前往陕西省石泉县和湖北省保康县进行乡村电商产业调研,依托《数字乡村,电商兴农——特色农产品数字化品牌营销的调研与实践》项目课题,提出了振兴建议,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和采用。
2022年暑假,王梓桐参加三下乡“山海家乡情—数商青年兴文旅”暑期社会实践队,作为负责人撰写的报告获评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大我青春”2022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征集展示活动调查报告类优秀作品,团队获评2022年湖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此外,他关注“““双碳”””目标,主持校自主创新基金课题《中国碳交易权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聚焦双碳任务与产业结构转型情况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在《社会研究动态》发表论文《绿色金融问题研究综述》和《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一次又一次的具体实践中,王梓桐不断拓展着自身的选题思路,也获得了大量真实且具有研究意义的一手数据,目前已累计发表论文8篇。
王梓桐回忆,有一次前往江陵县、监利市和家乡洪湖市的乡村地区调研交通道路建设情况,乡亲们误认为自己是政府干部,拉着他的手说:“麻烦领导一定要尽早修好这段路,一到雨天就十分不便,老人腿脚不好。”听完这句话,王梓桐泪洒当场,“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我也希望做一个能利用自身力量帮助乡亲们改善生活的学生。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青年人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为英雄城市代言
洪湖市文旅局给王梓桐的鼓励信中介绍,2023年,在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洪湖大学生拍洪湖、说洪湖、爱洪湖”文旅志愿宣传活动中,王梓桐拍摄《因为“长江”,所以“洪湖”》短片,宣传了洪湖人民的抗洪故事和长江大保护的成果。
湖北洪湖,这里是曾经湘鄂西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中,王梓桐对家乡的热爱溢于言表。在新华社“美丽中国·我的家乡”和武汉理工大学“拍出心中长江”的活动契机下,王梓桐独立担任导演、编剧。配合洪湖市追风舞团拍摄短片《因为“长江”,所以“洪湖”》,宣传洪湖人民革命、抗洪和长江大保护的英雄故事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在新华社“美丽中国·我的家乡”视频类中获得荆州市第一名,同时获得了武汉理工大学“拍出心中长江”唯一的一等奖。
王梓桐的辅导员田欣雨评价,这位洪湖青年天然流淌着洪湖精神血脉,在班级中,他多次参与“笃行课堂”帮扶平台,培养了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多次获评“校标兵班集体”,个人也获评“校优秀学生会干部”等荣誉称号。他积极投身公益,热心参加校内外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向小学生科普金融知识,在道能幸福食堂为老人准备饭菜,参加洪湖市精神障碍园林路社区康复项目等。
“他是那种没有功利性的学生,做什么事,只要有意义就会去做,而不是问有没有用或者有没有荣誉加分的实际好处。”田欣雨欣慰地说。
提及未来,王梓桐表示,他将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数字经济专业,利用所学知识投身于数字中国建设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终能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40518191/rmh4051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