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能人兴村:探寻能人兴村之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24 18:30:00

2021年7月15日至7月19日,为丰富假期生活,响应党的领导与号召,实地观察以更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我参加了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能人兴村”创新战略调研暑期实践队,并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三下乡进行社会调研以及参观学习。

清晨,天边刚刚显出鱼白。我怀着高涨的热情、期待的心情,双肩背着沉沉的书包,左手拖着行李箱,右手握着暖水杯,与实践队的带队的老师们以及其它同学们在汉口站汇合。每位同学的表情无不是兴奋激动的,候车时的我们絮絮叨叨、叽叽喳喳的,聊心情、聊想法、聊计划……第一天的行程从这里开始!

和煦的阳光透过车窗撒在小桌上,向窗外望去,未及留神间,已然从辽阔坦荡的田野平川,白墙红瓦丛立的村落,稻米连片的低洼湿地悄然转变为茂盛的大树小草,连绵起伏的绵延群山近乎眼前,隧道山洞接踵而来。夜降临,星高悬,长达十几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最终目的地——石泉县。

图1. 路途中窗外风景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深处秦巴腹地、滨临汉水之畔,石泉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自然风光景色迷人,却也因为复杂多变的地形地势等原因导致石泉县长期以来的贫困与落后,户籍人口18.2万,常住人口174152人,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却贫困落后”是很多人来石泉后的真实感受。到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石泉县才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实地调研的三天里,在武汉理工大派驻石泉县中池镇堰坪村第一书记郭建平老师的帮助带领下,实践队依次参观了中池镇堰坪村莲花山果园建设项目、“水色田园、中池花海”田园综合体旅游产业项目、武汉理工捐建规划的“堰坪中池大桥”项目、堰坪村蔬菜大棚基地、特色民宿改建基地以及远销美国的特色腊梅种植园,采访了认真务实的村干部、热情的各项目带头能人和淳朴憨厚的当地村民们。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第一天参观的中池镇堰坪村莲花山果园建设项目。

“在过去整整一年,我们迎接了脱贫攻坚的检查,但是检查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堰坪为什么是个贫困村?贫困村又为什么贫困?”带着疑问,郭书记发现,村民无固定收入、村镇缺乏支柱性产业,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而区位因素、土壤环境更是抑制了农产品生长的核心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发土地,经技术专家反复指导与考察,堰坪村邀请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帮忙设计方案,镇政府、河海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参与指导,共同建设集采摘、销售、观光、住宿一体的车厘子果园。郭书记和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地劝说村民,解决土地调谐问题,又通过“高矮”套种、“长短”结合的方式,既解决了撂荒山坡地利用问题和车厘子三年才挂果收益周期长的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如今,当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望着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车厘子树,郁郁葱葱交错在其中的基本成熟的南瓜,很难想象这里一年前还只是一片黄土、荒草杂生的小土包。在党的政策方针指引下,“能人兴村”战略的带动下,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确保也期待着三年后又大又甜的车厘子的丰收!

图2. 莲花山实拍车厘子套种油南瓜

在我看来此次活动不单单是一次丰富生活、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也是我人生一次小小的洗礼。虽然只有短短四天,却给了我很多的感慨。我真的学到很多的东西,亲眼看到荒山变宝山,荒地变绿地,感受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艰难不易。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对自己以后的未来有着重新的思考,也许会改变一些人的人生轨迹。

图3. 实践队队员与相关项目负责人合影

很感谢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有机会去看看不一样的地方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接触到一些自己身边没有的人和事,自己去探索那些不所知的事情,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该是什么样子的。作为建设国家的新人,风华正茂之年,年轻是我们的资本,不单要充实自己的技能知识,而且当我们学有所成之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回报养育我们的土地。

(通讯员:王英 摄影:王暄然 王英 审核:宋参 段丽君)

附件下载: